TEL 400-8383-4895

请输入关键字后您想要的产品名称!

国内智能传感器产业地图于近期正式发布

作者:深圳铭之光 发布时间:2017-09-19 13:39:13
最近,在国内与传感技术相关的诸多应用领域,有哪些最新应用呢?来看看以下三则简讯。
 


发布会现场,资料图
 
1.中国高端芯片联盟发布智能传感器产业地图
 
9月10日,在2017全球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峰会暨2017 SENSOR CHINA开幕式上,中国信通院与中国高端芯片联盟联合发布了智能传感器产业地图。地图对我国智能传感器重点产品、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现状、产业地域分布特征等进行了梳理与展示,较为全面、清晰、完整地构建了智能传感器技术产业全景图。
 
在峰会上,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许志远副所长对产业地图进行了解读。许志远副所长认为,智能传感作为物联网时代泛在感知的重要基础、“超越摩尔”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汽车、家电、装备、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日趋普遍,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智能传感器产业地图,资料图(点击图片查看高清大图)
 
由于传感器从基础理论研究、产品研发到实现成本降低、大规模商用时间周期较长,目前国内整体呈现起步晚、规模小、技术跟随态势,急需明确技术发展方向、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工艺研发、增强产业链配套能力、开展产业化应用推广,逐步提升本土产业核心竞争力。
 
随后,许志远副所长介绍了智能传感器产业地图,并表示当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比较完备,设计、制造、封测等重点环节均有骨干企业布局,运动、压力、指纹、CMOS等主流产品类型均实现覆盖,且已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产业地域分布特征明显。
 
2.中科院深海着陆器获得连续一年多海底数据资料
 
9月18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南海成功回收了在海底连续工作超过1年的深海着陆器,其带回了约186千兆的冷泉区高清影像和传感器数据资料。
 
据介绍,这套深海着陆器于去年9月8日顺利布放到我国南海北部一冷泉喷口,此处生物群落繁茂,水深1130米左右。它在海底连续工作长达375天后,于9月18日凌晨被顺利回收至科学号科考船。
 


ROV拍摄的深海着陆器水下画面,资料图
 
据了解,这台深海着陆器携带的高清影像系统成功获取了冷泉喷口附近生物群落生长演化的高清影像资料,并利用携带的温盐深仪、甲烷传感器等获取了长时间序列的近海底理化原位观测参数,累计获取了约186千兆的高清影像和传感器数据资料。
 
科考队员表示,这些数据资料为解析冷泉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变迁、生活史演替、种群补充机制等重要基础生物学问题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合作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数据。
 
 


蔬菜大棚,资料图
 
3.扬州:蔬菜大棚安装各类传感器实现智能化管理
 
在扬州市高邮八桥,有一个智慧农业项目,该项目通过在蔬菜大棚内引进传感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蔬菜大棚的智能化管理。
 
项目负责人表示,在蔬菜大棚内,安装有各类传感器,不同的传感器,可感知不同的数据。传感器可采集土壤、温度、湿度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至后台。他表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可感知蔬菜大棚内的环境变化。根据这些数据的变化,精准控制浇水、施肥量。
 
当然,传感器的作用只是采集数据,该项目真正的核心技术在于,利用物联网传输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交由后台大数据分析与研判,无论是浇水还是施肥,有数据可依。后台可根据大数据技术,精准控制浇水、施肥的量,有效减少过度施肥、过度浇水的情况。同时,实时感知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还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每个大棚里的数据,通过传感器传到后台,不仅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对于规模化种植来讲,也真正有效减少了人工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