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计划,今年年底前,北京市将完成3916个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预计到2019年,全市路侧车位将全部实现电子收费。近日,有媒体记者探访了已经先行试点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的街区,发现地磁和视频桩车位颇受冷落,电子收费的路侧车位使用率仍有待提高。
今年年初,北京市通州两条街开始试点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资料图
北京通州区新街下坡道路东侧,划出了58个车位,每个车位都配有一台浅灰色的视频桩。一辆车停进车位后,视频桩就开始自动计时计费,停车管理员的手持POS机也同时收到提示,几号泊位、车牌号、停入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
通州新街下坡电子停车视频桩。大部分视频桩安装在停车位右后角,以斜45度角监测停车位。车辆进场出场时,视频桩自动各拍两张照片,记录停放轨迹。资料图
通常,司机朋友使用手机下载“北京交通”APP后,绑定车牌、审核通过后,能看到自己产生的每一笔停车费,直接手机支付即可。据了解,“北京交通APP”系统采用视频桩或地磁两种车位检测设备,来感应车辆进出、留存车辆图片,并将相关信息实时传输至市级平台,统一计算停车时间和费用。
电子收费硬件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收费比人工收费更加智能化,改善了乱停车现象,且大大节省管理人员的人力投入。以往一个收费员只能管理约20个车位,而视频桩技术应用后,单侧路段一个巡检员可以管50个车位,双侧较窄路段可管100个车位。巡检员的职能将简化为查看停放规范和号牌遮挡、解答车主疑问等辅助性工作。
不过,也有居民表示,他们所在的小区里停不下,停到路侧的话,一天一夜是46元,一月1380元,受不了。
相比停车管理员的手动写条和“砍价”,电子收费的精确性让一些车主更加不愿意将车停进正规车位。
地磁传感监测设备则安装在车位中间,可通过内置的地磁传感器,感应到车辆停放,可第一时间将信息推送到停车管理员的手持POS机上,停车管理员随即录入停车信息。资料图
在通州玉桥西里中街道路两侧有110个停车位,采用地磁传感技术进行电子收费。地磁传感器监测设备安装在车位中间,感应到车辆停放后,能够第一时间将信息推送给管理员,管理员随即手动录入车辆信息。但车主们似乎并不喜欢这些规划好的车位,而是把车停到了马路两侧的人行道上。
旁边的玉桥西里中街格兰晴天一段,很多车也都没有按照规划线停放,而是斜停在地磁车位上。停车管理员表示,这附近吃饭人多,车位紧张,4个车位斜着停能停8辆车。斜着停属于不正规停车会被贴条的,但他们也懒得管。
据了解,地磁传感器监测技术检测的最大特点是稳定性高、安装便捷,弊端是离不开停车管理员,需要管理员拍照取证。而视频桩可以视频监测车辆驶入驶出,同时,可以拍照记录下车辆轨迹和车牌号,全程无需停车管理员介入,但同时,施工麻烦、造价也更高。